艺盘入驻丨丁鼎:童心者,真心也。


来源: 艺盘新视界      时间:2019-06-15

艺术家简介 

Artist introduction

2.jpg

丁鼎   笔名水畅,1985年生,江苏南通人。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专职画家,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硕士,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访问学者,民盟盟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北京女画家联谊会会员,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会员,北京海外联谊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多篇学术论文发表于《美术观察》、《文化月刊》、《中国书画》、《中华文化画报》、《画刊》、《中国美术研究》等国家核心期刊。出版个人画集《线语清唱丁鼎写生花卉集》,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展览并获奖。作品曾作为国礼赠送给联合国环境署及韩国国家领导人。


艺术履历 

Artistic resume

展览及获奖

2014年3月“八大山人”全国花鸟画展

2015年9月彭城全国写意中国画作品展

2015年9月首届全国(宁波)综合材料绘画双年展

2015年11月万年浦江全国中国画花鸟作品展

2016年6月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大展

2016年7月中央美术学院访问学者优秀作品展

2016年7月 水墨新浪——当代中国画青年艺术家提名展

2016年10月情境与彼岸——青春盛会艺术家邀请展

2016年10月文化部“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优秀美术作品展览”

2017年3月中国美术南通现象名家邀请展

2017年4月第四届关山月美术馆青年工笔画展

2017年4月艺术传承——纪念李可染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展

2017年5月“和平发展 共圆梦想”全国名家作品邀请展

2017年5月参加“为了一片蓝天——北京女美术家环保作品展”

 2017年9月入选靳尚谊基金会青年画家

 2017年9月参加“2017中国盘锦-中国工笔画博览会”

2017年10月 参加“寄情于民”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写生创作展

2017年10月 参加“梦想与激情”—民盟中央美术院美术作品展

2017年11月入选“女性与时代”百年女性艺术大展

2017年12月 参加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贯彻十九大精神暨庆祝中国工笔画学会成立三十周年名家学术邀请展

2017年12月 参加“写意中国”-2017中国国家画院青年画院中国画作品展

2018年1月 参加“可贵者胆”—纪念李可染诞辰110周年当代书画名家邀请展 2018年3月河北美术馆京冀女画家邀请展

2018年4月 参加“时代印迹—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第四届院展”

2018年5月 参加“丹青华茂”当代青年中国画家邀请展

2018年9月 参加 活力丝路——构建21世纪青年丝路文化交流合作美丽中国 中国美术家作品展

2018年10月 参加国家艺术基金项目 丝路艺蕴——中欧女性艺术  家交流展览

2018年11月参加时代华彩——首届中国女美术家作品展

2018年11月参加“学院——全国青年教师中国画邀请展”

2018年12月写意中国——2018中国国家画院年展青年画院作品展

2019年5月 觅归趣——丁鼎作品展 中国美术馆

艺术评论 

Art reviews

母爱与童趣

文/王镛

中国花鸟画是一种抒情言志的诗性艺术。《宣和画谱·花鸟叙论》说:“绘事之妙,多寓兴于此,与诗人相表里焉。”根据《宣和画谱》的多处论述,宋人花鸟的评价标准注重寓兴寄意,贵在“画中有诗”,表现“诗人之思致”。今天,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青年女画家丁鼎的花鸟画,传承了宋人花鸟寓兴寄意的审美精神,尤其是她近年创作的“鸟巢系列”和“松鼠系列”,富有诗人的思致、母爱的情怀和童真的天趣。花鸟画实际上也是画人的,画的不仅是花鸟的形象,而且是人的情感、思想、人格、人性与人生。母爱与童趣为丁鼎的花鸟画注入了人性的温馨与人生的诗意。

3.jpg

▲《还归图》 68x68cm 纸本  2017年

丁鼎的“鸟巢系列”的创作灵感,起源于初为人母的女画家在冬日回家路上瞥见一只觅食归巢的喜鹊的触发,当时她忽然产生了身如鸟雀、巢即家园的感觉,于是在她的花鸟画中逐渐把自己的母爱与乡愁移情到鸟雀与鸟巢之上。她这种移情的审美感觉,人与鸟相通的情感、家与巢相似的归宿,是她的“鸟巢系列”寓兴寄意构思的主旨。这种关爱自然花鸟生命的人性化、诗意化的审美观念,令人联想起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作《鸟》:“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也令人联想起现代女作家冰心的诗集《繁星》的小诗:“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古今诗人以鸟喻人、以爱筑巢的诗意联想,已化为女画家“鸟巢系列”的笔墨语言。女画家曾经追求宋元花鸟的审美意境和高古清奇的文人气息,而在“鸟巢系列”中她试图以深挚温馨的人间母爱代替萧索荒寒的出世逸气,以率真质朴的笔墨语言“倾诉这一份朴素的温情和静默的感动”(丁鼎《创作札记:画笔筑巢》)。她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鸟雀的神情动态,鸟巢中唧唧喳喳的小鸟犹如家里嗷嗷待哺的孩子,寒风中衔枝筑巢、啄木觅食、匆匆归巢、守护小鸟的鸟雀犹如辛苦操劳、到处奔波、经营家居、哺育子女的母亲。她精心描绘的蓬松而致密的鸟巢,则好像母亲宽厚而温暖的胸怀,拥围着自己的宝宝,让宝宝避免风雨的侵袭,享受母爱的呵护。

4.jpg

▲《巢之一》 40x40cm 纸本  2018年

5.jpg

▲《巢之二》 40x40cm 纸本  2018年

丁鼎的花鸟画以工笔线条造型为主,精致而非谨细。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提醒:“夫画物特忌形貌采章历历俱足,甚谨甚细,而外露巧密。”“精之为病也,而成谨细。”丁鼎善于处理线条的粗细、疏密、虚实关系。她笔下鸟雀羽毛的工笔线条略带意笔,不是细入毫芒,而是粗细适度,重在点睛传神。鸟巢树枝的双钩线条编织细密,层次深厚,在画面中非常醒目,而树干的线条相对粗疏,有些皴擦变化。画面背景或留白或以色彩渲染,大多为工笔淡彩,偶尔施以泼彩手法,使画面更增现代感。除了“巢之几”的系列作品,她的《冬茫回巢哺育乐》《秋风飒飒意浓浓》《净处余枝朱雀息》《寒雀争空巢》《早春筑巢图》等花鸟画,都表现了成群鸟雀在林间树上“诗意地栖居”。她的花鸟画《旋律》构图新颖别致,回旋的枝条如同曲谱,栖息的鸟雀如同音符,这种现代感更强的构图值得女画家继续尝试。

6.jpg

▲《早春筑巢图》 180x97cm 纸本  2018年

丁鼎的“松鼠系列”的创作灵感,来自女画家对松鼠这种灵巧活泼的小动物的由衷喜爱和自己童心未泯的审美趣味。明代思想家李贽在《童心说》中宣称:“夫童心者,真心也。”“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童心说”启发了明清时期的“性灵派”美学,明代诗人袁宏道强调“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叙小修诗》),清代诗人袁枚主张“风趣专写性灵,非天才不办”(《随园诗话》)。晚清画家虚谷也曾受“童心说”“性灵派”美学思想的影响。他画的大量松鼠图笔墨松活、个性鲜明,颇有童真的天趣。丁鼎的“松鼠系列” 包括《觅趣图》《独果图》《秋丰图》《登高寻宝图》等作品,均以兼工带写的纯水墨笔法描绘松鼠和松树。她以散锋笔墨塑造的松鼠形象,毛茸茸的皮毛和长尾巴质感丰厚,在松树枝干上下攀爬、跳跃、登高、倒挂,“炯炯双眸狡,如梭绕树丫”(翁氏《 息肩庐诗草》),就像活泼可爱的儿童。她画的12幅松鼠图小品,捕捉了松鼠不同角度的各种动态,简直把松鼠画活了,与历代画松鼠名家的作品相比不遑多让。

7.jpg

▲《觅趣图之一》 50x50cm 纸本  2018年

8.jpg

▲《觅趣图之二》 50x50cm 纸本  2018年

丁鼎出生书画世家,家学渊源为她的成长提供了先天的优越条件,后天的努力也是她取得成绩不必可少的重要因素。从她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她对传统的深入了解和对现代的探索实验,我相信伴随着青年女画家阅历的增长,她的母爱会变得更加深沉,童趣会变得更加率真,个性会变得更加鲜明,笔墨会变得更加纯熟,努力为当代中国花鸟画开拓出诗意葱茏的崭新境界。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华书画家》杂志主编)


作品赏析 

Appreciation of works

9.jpg

▲《清风和鸣》50x50cm  绢本 2018年

10.jpg

▲《清风和鸣》50x50cm  绢本 2018年

11.jpg

▲《清风和鸣图》235x170cm 纸本 2018年

12.jpg

▲《净处余枝朱雀息》108x260cm 纸本 2016年

13.jpg

▲《寒雀争空巢》180x180cm 纸本 2016年

14.jpg

▲《旋律》140x95cm 纸本 2019年

15.jpg

▲《归去来兮之四》50x50cm 纸本 2018年

16.jpg

▲《归去来兮之八》50x50cm 纸本 2018年

17.jpg

▲《归去来兮之五》50x50cm 纸本 2018年

18.jpg

▲《独果图》180x97cm 纸本 2018年

19.jpg